很少有一種魚像台灣的蓋斑鬥魚一樣,受到常民百姓那麼多的關注。但是太多盲目的增殖與放流對野三斑(野生蓋斑鬥魚)而言恐怕只是禍不單行? 我養的台北野三班來源都是親手野採,最久族群的已經維持十多年了。想來也不知哪一天會無以為繼,故為之誌。
初來乍到的朋友建議先讀這個,搞清彩兔這玩意兒。阿然後也務必請了解這裡有一些觀察野三斑與彩兔之間差異的文,僅能代表我這一線的魚,不是讓作鑑別之用--我想試著去了解其生態意義,朋友們也應該如此,莫要陷入"野生的卡補"的迷思中。請參考這個

先講,這裡沒法回答您關於產地、分贈與買賣的問題囉。

9.19.2012

憑弔石龍尾生育地

有誰能跟我說說台北市哪裡有野生的石龍尾(Limnophila)嗎?我想大家都會認為不可能吧?事實上是有的,只不過那是10年前的事情。

這是一處非常隱密的水池,距離內湖最近的豪宅群不到500公尺,我在2000年左右做資源調查的時候偶然闖入此地,當時水池邊的淺水與泥灘上長滿了石龍尾,我採了一些回去種植,時間久了就跟其他水草混在一起,然後這個地點就這樣被我淡忘了。去年又經過那一帶,猛然想起往事,卻全然找不到正確的地點。回去調了舊資料,又根據記憶在地圖上詳細推敲,最後在GPS上設下航點,就這麼出發了。

最後的結局令人不堪--水池依然,仍是個無人造訪之處,但是池水黃濁空無一物,原有的石龍尾早已芳蹤杳然。下竿撈之,每一次都會網到1~2之肥滋滋的大螯蝦,小的就不用說了。如此爆量的魔物盤據水中,還有什麼安能存在呢?回程了,天空下起滂沱大雨,我回到馬路上,拿出GPS選取航點"石龍尾"、"刪除",然後按下"確定"。






跳缸狂想曲


多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在戶外整理植栽,忽然下起了一陣西北雨。在簷下避雨時,眼前養在大整理箱中的三斑竟然一隻隻陸續跳出,在地上淺淺的積水中翻躍著。眼看魚兒就要流進水溝,當然我立刻將牠們抓回去,但一眨眼又有魚跳出來。『這並非偶然....』,就這樣一個有點wild的想法在我的腦中形成了。

『受驚嚇了唄』,一般人都會著麼想吧?但牠們並非在飼養箱裡亂跳,更何況,一般如果水面受擾,如果不是被追捕得緊(例如網子硬撈),三斑通常立刻鑽到底泥或遮掩物之下,而不一定是狂跳。把三斑放在一個沒有遮蔽的小容器中,有時也會引發跳缸行為,這時你會看到蓋斑小心翼翼的在靠近邊緣處試探,似乎打量著圍牆的高度,然後弓起身子,一下就跳起來了。我覺得三斑是刻意『越獄』而來,而且搞不好是特別選下大雨的日子越獄!

這麼猜想吧,三斑是靜水型的魚類,在野生的環境中棲地可能依賴降雨變化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困在不理想的環境中(例如即將乾涸小水池),這時如果能趁著下大雨的時機脫出豈不妙哉?跳出水漥當然也有可能功敗垂成,但只要有一定的成功率,會不會,跳躍的基因就可能擴散繁衍下去,而且優於相對保守的基因。會不會,下大雨就是提高成功率的關鍵,於是野三斑就演化出『棲地不良就趁下大雨往最低處跳』這樣的生存策略呢?

雖然以上也僅止於胡思亂想自說自話,但講起來其實有一些研究也提出過魚類跳躍行為有適存意義的假說,一些潮間帶魚類在退潮時被困在潮池之中,會有朝向海水的定向跳躍行為;另外就鮭魚也有一些類似的研究。   後記:這文章其實寫在許多年前了,我還蠻佩服自己能這般自圓其說的。現在看,一代一代的繁殖下來,我的魚跳缸的欲望似乎已經減弱了不少,或許是愛跳的魚都提早掰了?

8.31.2012

DNH--棲地篇

一開始我並不認為這裡會有野三斑,海拔有點太高了。而且到這裡後沒多久,天氣就變陰又飄起細雨來,讓我想到冬天時這邊一定冷得要命。但是當我看到溪溝裡出現一隻七星鱧的時候,我就一整個嗨起來了。這個棲地非常棒,水源充足而乾淨,足以稀釋農藥的毒性;水田錯落間夾雜荒廢的沼澤、迂緩的小溪,水生植物也很豐盛。生態殺手:吳郭魚、福壽螺甚至大肚魚都沒有,在現在的台灣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了。

我在溪溝水流滯緩之處下竿,一下就撈到幾條幼三斑,不時也有馬口、溪哥、鯽魚、泥鰍等混雜在裡面。然後我在水裡看到一隻美國螯蝦,但是網子裡卻沒有撈到,似乎族群量很小的樣子。
小蓋斑看起來有些藍彩夾在裏頭,這讓人不太happy了,如果這不是土三斑,那其他的原生魚又從那裡來呢?看來是得做一些訪問了。


水裡的鯽魚群,說真的我超愛這種景象


撈到一條三斑小屁孩
 

DNH--山上的孩子


這幾天去採的,來自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山區環境,結構絕佳,由乾淨的水源、大片的水田以及流速和緩的小溪所構成。這裡可看到鯽魚、七星鱧、馬口魚、粗首鱲、泥鰍等原生魚類,但最神奇的是這一大片水域裡居然沒有吳郭魚、大肚魚與福壽螺,唯一的外來種是螯蝦。因此我原先是寄予厚望,但是,但是,魚的表現似乎不如預期。可能有藍彩,魚也不避人。不過其實我採到的都還是幼魚,基本上還沒有發展出太明顯的表徵,所以我會繼續把他們養成,繼續觀察。

小魚之一,體長大約只有1.5cm


上面這兩條比較大,約有3cm

這條不太妙,看起來是藍彩

7.08.2012

自說自話:恐懼基因的逆演化?


對於野生的蓋斑鬥魚,在野外求生必備的「美德」莫過於戒慎恐懼。不過這種習性進了水族缸裡就叫「神經質」,一下就遜了。舉個極端的例子,我曾因晚上在飼育缸開燈,造成嚴重的驚恐反應,而有34條三斑同時撞死在缸壁的經驗。神經質的個體在餵食時搶不過別人,生長發色不良,得不到主人的關愛,當然也不是當種魚的料,這種基因在觀賞魚的世界裡自然是沒有立足之地了。換個方式說,恐懼也可能是一種演化適應,然而為了適合觀賞,必須將其汰除,培養成穩重(但在野外就是白目)的品系。如果發生在野外,有人把這種反自然的現象稱為逆演化」(Reverse Evolution),例如因狩獵而導致野鹿的角、獅子的體型「傾向變小」,無牙公象的數量比例增加。

事實上,像我這樣對三斑的「恐懼基因」讚賞有加的飼主,也很難完全阻止同樣的事件發生在我的魚缸裡。原因無他,即便不是刻意的篩選,在人工飼育環境下膽子大的就是長得好--雖然在野外卻可能是死得快,但是在魚缸裡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所以應該被淘汰的沒有出事,最後也會出現類似的結果,只是可能比較慢。

我們可以看看魚兒對人工餵食的反應,一些觀賞魚例如金魚,會有食不知飽的情形,甚至會讓自己活活給撐死。在彩兔(尤其是藍彩)也有類似的傾向,我是不知道會不會像金魚一樣,但是牠們的確會把自己的肚皮吃到圓滾滾,看起來簡直就要爆了;這在DJBLAL這三個品系是絕對看不到的。所以我認為大胃王應該也是人工飼育下生存優勢的產物。

從下面的影片可以看到野三斑在取食薄片時的謹慎的行為表現,完全不是那種公園裡錦鯉爭食的場面。(影片說明:剛開始三斑都是啄了就跑,後來慢慢集結在水面,但是在影片結束前卻受驚嚇,全躲起來了。)


7.05.2012

DJ95-F12

第12代的DJ95,這是今年已經繁殖過的雄魚。今年的魚普遍不紅,不知道是不是沒有餵冷凍赤蟲的關係。去年曾統計F12大約有250條,不過到今年繁殖季只剩下大約一半--60對左右。
DJ95的特徵蠻穩定的,在這裡可以先看一下尾絲,很清楚的是"突尖"狀,只由外側往內第4棘條分支的一或兩根次級軟棘所形成。
這隻的尾絲為兩根所形成
這隻的尾絲僅有一根


這隻的尾鰭燒過,有一點不順。

7.03.2012

藍彩是個啥東東?(四)--藍火焰報導看藍彩


網路上有很多人都說藍彩是"大馬"改良出來的。這個說法的來源是大陸,似乎是因為第一次引進藍彩的地方是馬來西亞(亂猜的),所以就想當然耳認定...最厲害的,這個說法在網路上輾轉相傳,最後對岸竟然出現這樣的文字: "蓝色基因是马来西亚的科学家通过对普叉受精卵诱导出来的" 。裝懂可以裝到這樣,真的是很恐怖。
藍火焰天堂魚--新品系無斑藍彩
前陣子格友提供了一個德國關於火焰天堂魚的網頁連結,我在裡面偶然讀到一句話,說明藍色變異出現於1950年代(可能是作者自身經驗),這應該比較具有參考價值。這篇文章的連結在此

如果作者提供的敘述不是太離譜的話,從蓋斑鬥魚引進歐洲的1869年到藍彩出現於歐洲觀賞魚市場的1950-1959,歷經了將近8、90年之久,而且已經是60年前的事了!

關於火焰天堂魚這東西,就是無藍紋的變異,基本上就如血麗麗之於小麗麗,怎麼說?可能就是一種偏見吧,我總還是覺得野生型(wild type)看著順眼多了。

6.30.2012

絲蚯蚓採集記

今年卯起來抓絲蚯蚓,豔陽下在臭水溝裡洗爛泥,真的又熱又累又噁得不得了,完全不是人幹的事。

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昨天陪小孩去公園玩,竟然發現幾片積水邊的泥攤滿是絲蚯蚓。這真的很奇妙,我曾試著飼養絲蚯蚓,並不容易。但是在豔陽下的小水灘,水溫高到幾乎會燙手,密密麻麻得絲蚯蚓卻活得好好的。花個10來分就輕輕鬆鬆蒐集到原本要努力2小時才能獲得的量,除了泥土之外沒有任何噁死人的肥渣。開心開心!

水裡紅紅的全都是

泥灘上,全跑出來呼吸

用紗網洗出來

最終收穫

野採的怎會這麼美???

這是今年5月間得到的魚,來自新北市雙溪區遙遠的山村。其實是朋友告訴我看到那個水池有很多三斑;蝦米?「看到」水池裡有很多三斑?大概我心裡就有譜了。千里迢迢我還是去了,反正泵浦仔125遊山玩水我最愛,真的是個窮鄉僻壤裡的小池塘,下竿一傢伙就逮了7、8隻。現在養了2個月,就如這般。

只能說這些魚沒有一個特徵不像彩兔,母魚大概是我所看過最豔麗的,觀賞價值真的很高,讓我想起了以前養過的所謂「三義蓋斑」。

我去年曾在鄰近地區訪問過一位老先生(看這),他告訴我:從來沒有聽過三斑這東西。所以就是這樣了。

嘖!夭壽美

背、腹鰭延長,明顯向裡屈曲,彩兔一枚

母魚幾乎就如雄魚般豔麗

6.29.2012

GMS-11 這不是啃得雞嗎?

從抓來到現在已經養了一陣子,拉絲大致已經恢復,現在已經看出大部分的特徵都接近彩兔,比較有差異的地方在:

* 體型較小。
* 背鰭、腹鰭不是很長。
* 比較容易出現頭頂縱紋(隱帶)。
* 頭頂的斑雖然很明顯,但是較彩兔稀疏。

這條體型不錯

 
這隻的尾絲寬而多
 
這隻尾較小,小藍點較稀疏

這批魚有一個特色,性狀不穩定,像斑紋數、尾絲數、尾部藍點排列等,個體間有些差異不小,裡頭還有兩隻母魚是藍彩。

其實一開始個人就感覺有點那個啦--看這裡,總之我是不打算繁殖牠們囉。

3.26.2012

繁殖期來了,看看 SNT-11

年輕的雄魚
老雄魚
老雄魚,同一隻
只有兩隻雄的,年輕的那隻是一齡以內,老雄魚應該是第二個繁殖季了。
參考看看,關於這魚的評論晚點再來談。

年輕雄魚受到干擾時的體色表現(頭頂縱紋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