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處非常隱密的水池,距離內湖最近的豪宅群不到500公尺,我在2000年左右做資源調查的時候偶然闖入此地,當時水池邊的淺水與泥灘上長滿了石龍尾,我採了一些回去種植,時間久了就跟其他水草混在一起,然後這個地點就這樣被我淡忘了。去年又經過那一帶,猛然想起往事,卻全然找不到正確的地點。回去調了舊資料,又根據記憶在地圖上詳細推敲,最後在GPS上設下航點,就這麼出發了。
最後的結局令人不堪--水池依然,仍是個無人造訪之處,但是池水黃濁空無一物,原有的石龍尾早已芳蹤杳然。下竿撈之,每一次都會網到1~2之肥滋滋的大螯蝦,小的就不用說了。如此爆量的魔物盤據水中,還有什麼安能存在呢?回程了,天空下起滂沱大雨,我回到馬路上,拿出GPS選取航點"石龍尾"、"刪除",然後按下"確定"。

8 則留言:
您好久沒貼文喔~~真期待
您好久沒貼文喔~~真期待
泵浦仔:你好!我對台灣野生蓋斑鬥魚有興趣!如何可以取得,或是如何跟你聯絡!
我2014年在淡水山區有看過喔
孫兄,感謝抬愛。看看臉書其實您我還有一些共同朋友呢!雖然有點失禮,但是小弟一直以來在這個園地裡的原則都是--姑隱其名啊...。感謝提供石龍尾的經驗,2014年還能看到,真的是不容易,可貴啊!
這個園地荒蕪太久了,一直沒有來巡田水,各位見諒了。
您好,我在查詢蓋斑鬥魚的時候偶然逛到你的blog
您對於您對於台灣原生種鬥魚的維護和熱情讓我感佩
會開始養蓋斑鬥魚是因為從家父那得知新竹橫山鄉的山區有一處灌溉用的密閉式水塘有許多蓋斑鬥魚
這個水塘是家父自40年前就會去抓蓋斑養著玩的水塘,由於地處偏山,蓋斑的存在歷史又久,所以我判斷應該是原生種。
無奈近年家父前去取得蓋斑鬥魚時發現水塘裡多了許多美國螯蝦,我去年中秋前後前去收集蓋斑鬥魚
沒想到螯蝦的數量竟比鬥魚還多,對於這個日漸稀少的原生物種的未來深感擔憂
不過我也僅能利用捕蝦籠帶走一些鬥魚來嘗試延續物種生態。
如果閣下有興趣,或許我們可以一同想辦法來拯救那個水塘裡的原生種鬥魚。謝謝。
先前留言不知為何不見了
Zeng兄
慚愧,我並未做什麼
我認為就地保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能力,建議您定期移除該地螯蝦,以大網目繩網蝦籠讓蓋斑可逃出。
將種魚移至鄰近棲地也是辦法之一。人工保種也是很重要,不過長期做來不易,多找幾個可靠的朋友會有幫助。
我應該無法加入您的團隊,但希望能見到您的後續報導,共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