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種魚像台灣的蓋斑鬥魚一樣,受到常民百姓那麼多的關注。但是太多盲目的增殖與放流對野三斑(野生蓋斑鬥魚)而言恐怕只是禍不單行? 我養的台北野三班來源都是親手野採,最久族群的已經維持十多年了。想來也不知哪一天會無以為繼,故為之誌。
初來乍到的朋友建議先讀這個,搞清彩兔這玩意兒。阿然後也務必請了解這裡有一些觀察野三斑與彩兔之間差異的文,僅能代表我這一線的魚,不是讓作鑑別之用--我想試著去了解其生態意義,朋友們也應該如此,莫要陷入"野生的卡補"的迷思中。請參考這個

先講,這裡沒法回答您關於產地、分贈與買賣的問題囉。

12.07.2011

野三斑--SNT-11

SNT-11,我手上只有5條野採,總體外觀與GMS-11有點像。這兩組魚的斑紋一般很直,頭頂散生的斑紋比彩兔少,目前看兩組魚的各鰭都很短,但這要從小養才會知道。SNT與GMS相比差異之處在SNT的斑紋較糊、紅色較淡。
這兩組魚給我帶來了一些困擾,除了與DJ95相比牠們的型態比較接近彩兔之外(但是還是有相當差距),最重要的是,雖然都是野採,這兩組魚卻全不怕人。
SNT的採點池塘並不隱密,事實上,常有許多人在此垂釣,除了明顯可見的大肚魚與吳郭魚外,釣客告訴我水塘裡還有土鯽魚與鯉魚。水池的一半面積覆蓋著布袋蓮,蓋斑鬥魚就在其間游動,肉眼就可以見到。


這是一條大雄魚

12.03.2011

放生,一定要這樣搞嗎?

這一條魚<--長大後,變成一條道道地地的藍彩兔。無獨有偶,網路上也有一篇,借個圖--

作者說是在金山拍的,我那一條則是在內湖往萬里的道路上發現,說不定有地緣關係?這兩條魚的外型特徵幾乎一模一樣,全是彩兔的標準特徵。這是怎樣?
從網路資訊上看,宣稱自己擁有"原生種"的人不少,其中產地來源清楚可靠的有多少?輾轉"分享"而來的又有多少?從野外捉來,就一定是原生蓋斑嗎?如果台灣蓋斑鬥魚已經滅絕,這一切並不重要,你可以儘管引入外來族群。但是事實擺在眼前,至少在台北,確有殘存的野生三班族群,而且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把種源不明的魚到處放流真的不叫對台灣蓋斑"略盡棉薄之力"啊--就算放流真正的野三斑也不見得就是!

12.02.2011

野三斑--來自魚友的訊息

下面是魚友蔡先生提供令人振奮的訊息,台北野三斑的殘存點再添一處。經他同意將原圖轉貼:



*以上為亞成魚

*上為成年雄魚
跟據蔡兄的資料,這些三斑的原生地,是在台北縣偏遠地區的筊白筍田裡。在原生地三斑的數量少,而且很怕人。從圖片上看,這批三斑的亞成魚體態相當流線,具有口部尖小、頭頂斑紋較稀疏、 體色黯淡且在閃光燈下泛金銅色反光的特徵,可以跟彩兔對比。成魚的照片看起來體型不小,跟我前陣子採到的另一批魚SNT-11的成魚相當類似--等有空再來貼,也請格友原諒小弟總是寫一些莫名其妙的代號,實在這是為了不談野採地點的堅持。

此外很明顯這些魚還在受驚的狀態下,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建議蔡兄再養一陣子,等牠們體色恢復後可以讓大家做更仔細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