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我並不認為這裡會有野三斑,海拔有點太高了。而且到這裡後沒多久,天氣就變陰又飄起細雨來,讓我想到冬天時這邊一定冷得要命。但是當我看到溪溝裡出現一隻七星鱧的時候,我就一整個嗨起來了。這個棲地非常棒,水源充足而乾淨,足以稀釋農藥的毒性;水田錯落間夾雜荒廢的沼澤、迂緩的小溪,水生植物也很豐盛。生態殺手:吳郭魚、福壽螺甚至大肚魚都沒有,在現在的台灣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了。
我在溪溝水流滯緩之處下竿,一下就撈到幾條幼三斑,不時也有馬口、溪哥、鯽魚、泥鰍等混雜在裡面。然後我在水裡看到一隻美國螯蝦,但是網子裡卻沒有撈到,似乎族群量很小的樣子。
小蓋斑看起來有些藍彩夾在裏頭,這讓人不太happy了,如果這不是土三斑,那其他的原生魚又從那裡來呢?看來是得做一些訪問了。

 |
水裡的鯽魚群,說真的我超愛這種景象 |
 |
撈到一條三斑小屁孩 |
9 則留言:
泵浦仔125兄:
看到您跋山涉水不辭勞苦,為了尋找純粹本土種的蓋斑,傾力復育,
關於多年前台北縣政府發放給市民的那批蓋斑鬥魚(小弟當時也有去領養那批蓋斑,一直養到現在),請教您,那批是否為本土的沒有混到藍彩的蓋斑,還是有本土不同型雜交到?
這眾説紛紜啦,關於我的意見,你可爬文囉。謝謝啦。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
三義型蓋斑是否為本土原生種蓋斑?
還是說只是彩兔的一種?
應該不至於是只是彩兔,不過所謂「純不純」這我無法評論耶。
請問海拔大概多高啊?蓋斑生存環境還真廣阿~太強了!
600左右
有美螯的話,那三班可能是人家野放的。
泵浦仔兄您好,請問您有使用FB嗎,若不嫌棄我想跟您交個朋友,我FB的ID就是本名
孫兄,感謝抬愛。看看臉書其實您我還有一些共同朋友呢!雖然有點失禮,但是小弟一直以來在這個園地裡的原則都是--姑隱其名啊...。感謝提供石龍尾的經驗,2014年還能看到,真的是不容易,可貴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