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種魚像台灣的蓋斑鬥魚一樣,受到常民百姓那麼多的關注。但是太多盲目的增殖與放流對野三斑(野生蓋斑鬥魚)而言恐怕只是禍不單行? 我養的台北野三班來源都是親手野採,最久族群的已經維持十多年了。想來也不知哪一天會無以為繼,故為之誌。
初來乍到的朋友建議先讀這個,搞清彩兔這玩意兒。阿然後也務必請了解這裡有一些觀察野三斑與彩兔之間差異的文,僅能代表我這一線的魚,不是讓作鑑別之用--我想試著去了解其生態意義,朋友們也應該如此,莫要陷入"野生的卡補"的迷思中。請參考這個

先講,這裡沒法回答您關於產地、分贈與買賣的問題囉。

10.03.2010

嶺上大池--消失的金魚藻

偶然的機會又回到這個過去常常造訪的大池,雖然早已先有心裡準備,但不免還是有說不出的鬱卒。面對好棲地一個接著一個消失,自然景緻一點一滴的破壞,那種失落感說實在相當折磨人,常跑野外的人對這種感覺一定不陌生吧?對一個許久未到的舊地點,總有一些不太想去面對的情怯。
原本的池水相當清澈,左手邊大榕樹附近的水域覆滿了優雅的金魚藻,孅細美麗、藍色的瘦面細蟌貼著水面飛行。現在見到卻是一片優養化的濁綠水,一群大頭鰱張著嘴在水面喘氣。我遇到池子的主人家,是一個說話氣燄很高的年輕人,據他說在水裡放了兩萬多尾的各色魚種。我客套問牠放了哪些魚種,又往A村該如何前去等,這小子都不耐煩的回答:『攏有啦』『阮不知,阮是台北來』!


此行差堪告慰的,是找到一個林間小池,池裡長了兩種水篩--日本、另一種應該是瘤果,相當不錯。







 










只是個小池子,池邊的濕生植物主要是泥花草,有少許水毛花,應該是沒有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