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種魚像台灣的蓋斑鬥魚一樣,受到常民百姓那麼多的關注。但是太多盲目的增殖與放流對野三斑(野生蓋斑鬥魚)而言恐怕只是禍不單行? 我養的台北野三班來源都是親手野採,最久族群的已經維持十多年了。想來也不知哪一天會無以為繼,故為之誌。
初來乍到的朋友建議先讀這個,搞清彩兔這玩意兒。阿然後也務必請了解這裡有一些觀察野三斑與彩兔之間差異的文,僅能代表我這一線的魚,不是讓作鑑別之用--我想試著去了解其生態意義,朋友們也應該如此,莫要陷入"野生的卡補"的迷思中。請參考這個

先講,這裡沒法回答您關於產地、分贈與買賣的問題囉。

9.03.2009

台北三斑Vs.彩兔(二)-斑紋

其實也有人提過野生三斑身上條紋數這個特徵,觀察我自己養的野生三斑,我認為牠們的平均斑紋數要比彩兔多。不過這不能說幾條斑紋就是野生三斑、幾條就是彩兔,因為我們要觀察的是一整個族群的特性,並不表示每一個體都是如此。更何況三班的條紋形狀多變,數量的認定有時也會因人而異。我的野生三斑也有斑紋稀疏的個體;相對的,有些彩兔同樣也具有相當多的斑紋。不過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平均的斑紋數,我養的野生三斑必然顯著高於彩兔。

除了斑紋數以外,野生三斑的紅色斑紋也比較細,通常比相鄰的藍斑紋細或者一樣粗。彩兔的話,我所見到的通常都是紅斑較寬,少數也會有例外。看野生三斑會覺得牠的紅藍斑紋間似乎有一道淡色的界線,有時紅斑紋甚至會縮減到成為一條細線,尤其在前半(靠近胸鰭附近)的紋路更是如此。


(一隻野三斑夾在彩兔群中,可以看得出來吧?)

沒有留言: